- · 实验室科学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实验室科学》投稿方式[06/01]
- · 《实验室科学》期刊栏目[06/01]
国重实验室与脑科学,脑科学研究的星辰大海(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涵盖的科研单位包括:中科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上海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涵盖的科研单位包括:中科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则涵盖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
电生理技术是历史上第一个测量大脑活动的技术,可以对大脑网络中如何在生物学上实现功能性通信提供独特的见解,从而在广泛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复杂的行为分析。
青少年脑智发育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点关注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5岁以下婴幼儿中每49.5人就有1人患有脑相关疾病,如自闭症、多动症、发育障碍等。在中国,早产儿筛查异常率高达18%。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是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首批5个研究方向之一。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老生常谈,人们对大脑的认知还太少,不仅诸多脑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不明,关于神经细胞的起源与老化、突触和神经环路形成依旧存在诸多未解之谜。
脑创造,即对大脑功能进行开发或借鉴大脑功能开发技术,如类脑研究、脑机接口等。?
根据脑科学的研究目的和定义,我们较为笼统的将脑科学相关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脑认知、脑保护和脑创造。
从研究的价值来看,脑认知的相关研究是脑科学的底层建筑。只有对大脑实现充分的认知,脑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才有迹可循。同样的,也只有满足对神经元、神经突触传递机制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类脑计算、脑机接口等脑创造技术才得以诞生和应用。
科研端和企业端在研究分布中呈现出明显分工,科研端聚焦底层建设与应用,产业则更多布局下游。无形之中,国内的脑科学领域形成了从基础科研到应用的上下游。
相比产业在脑创造领域研究但是多样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脑创造的研究导向仍然是回顾到了脑保护。
多组学整合数据分析则能够使研究人员对疾病发生的过程和分子机制的深刻理解,从层面上的研究逐步走向完善。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多组学整合数据分析不仅仅是数据的拼接,更是对生物学解释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物学以及疾病研究提供新思路。
2021年,我国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对脑科学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瞄准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在类脑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心理和情绪疾病在早年间一度被归类为社会科学,即人们更多以为这类疾病的发生与神经认知和遗传没有太多相关性,临床诊疗也缺乏检测级别的金标准。
在政策、地方、科研端和产业端的协同下,脑科学的前景毋庸置疑。它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终极疆域,同样也是产业和科研的星辰大海。
文章来源:《实验室科学》 网址: http://www.syskxzz.cn/zonghexinwen/2022/0914/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