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验室科学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实验室科学》投稿方式[06/01]
- · 《实验室科学》期刊栏目[06/01]
百日行动 | 是法医也是“大白” 四川大竹这两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兰廁惠在疾控中心实验室工作 检测样本 9月5日,张礼喆排班在早上5时进实验室。凌晨,闹铃惊醒了他,也惊醒了两岁的儿子。他来不及安抚儿子,更没有时间吃早饭,匆匆赶往疾控中
兰廁惠在疾控中心实验室工作
检测样本
9月5日,张礼喆排班在早上5时进实验室。凌晨,闹铃惊醒了他,也惊醒了两岁的儿子。他来不及安抚儿子,更没有时间吃早饭,匆匆赶往疾控中心。“只要不吃早饭,我进实验室以后就可以坚持6个小时不上厕所。”张礼喆说。
忙完核酸检测,出实验室时已近中午,张礼喆满头大汗,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他匆匆吃了饭闭眼休息,下午得去办公室替换兰廁惠。
与时间赛跑
兰廁惠家住东柳,为了准时赶上早上6点的检测工作,她5点多就骑上共享单车往疾控中心赶。到了一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她带上手套开始仔仔细细做前期工作:准备酒精、枪头、垃圾袋、垃圾桶等耗材。
他可以坚持6个小时不上厕所
张礼喆在检测核酸样本
张礼喆、兰廁惠在大竹县公安局DNA实验室工作
饿了、渴了、想上厕所,全部一忍再忍。进实验室前不吃早饭、少喝水,张礼喆的“妙方”,远不止这些——例如,汗水滴进眼里,就狠命眨眼;护目镜起了水雾,就竭力睁眼。
脱外衣、穿隔离衣、穿防护服、穿脚套、戴手套、戴护目镜……进实验室前,张礼喆一气呵成。进实验室后,同样紧张而有序。从样本送达实验室到出具报告,22个步骤,5、6个人完美配合,一“开工”就是6个小时以上。
检测工作忙完,兰廁惠额头上勒成深深的红印。5、6个小时过去,她全身早已汗湿,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这样的“桑拿浴”,只要在实验室,就是家常便饭。
防疫期间,早出晚归,“测”夜不眠,是他们工作的常态。“我们是志愿者,也是人民警察。不论何时,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兰廁惠说。
日常工作中的张礼喆、兰廁惠
6时准时开工,没工作一会儿,兰廁惠感觉防护服比往日更贴身,紧紧地黏在背上,汗水不停地从各个毛孔里钻出来,防护面罩松紧带箍得太阳穴生疼,头发晕、胸发闷、眼发花。一个人不能拖累一组的工作,一版96孔的样品必须检测完。兰廁惠紧咬牙,狠命坚持着,目不转睛地进行试剂加样。
当前,国内、省内的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正值“百日行动”开展之际,四川省大竹县公安局尽锐出战,打响了悄无声息的防御保卫战。全域核酸检测,便是战场之一。在这个战场上,大竹公安刑警张礼喆、兰廁惠成了“先锋”——他们是法医,也是核酸检测实验室里的“大白”。
单位上事情少不了。待张礼喆忙完刑事技术室的工作后,已是傍晚,晚饭吃完,他回到实验室忙着制作检验鉴定书。忙完后,张礼喆回到家里,在沙发上躺了会儿,深夜11点又奔向疾控中心实验室。“累是肯定的,但很充实。作为一名党员,多为群众做些事,是应该的。”张礼喆说。
得知消息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张礼喆主动请战:“我自愿申请前往抗疫一线,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女同事兰廁惠不甘示弱,她毕业于川北医学院法医学系,也主动报了名:“我是单身,时间自由,我也要去!”
朱晓梅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测”夜不眠成为工作常态
终于,一版样品加样完毕。兰廁惠消毒后稍稍放开松紧带。但防护服还不能脱,一次性用品虽然不贵,但穿脱消毒特别麻烦,且浪费时间,必须坚持到出实验室。她说:“在实验室,时间就是生命!”
此前,广安邻水爆发疫情时,他们和科室另一名同事曾前往支援,数十天奋战在疫情一线。然而,大竹县公安局DNA实验室目前只有他们两名实验员,如果都去支援前线,实验室工作如何开展?两人异口同声:“我们轮班去!”
从DNA实验室走进核酸检测实验室
达州出现疫情后,大竹县迅速通过全域核酸检测排查。县疾控中心人手不足,只得紧急召集核酸检测人员。
主动请战
在获得单位领导批准后,他们最终如愿以偿,从大竹县公安局的DNA实验室,走进了县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两人自此开启“轮轴转”的轮班模式。
文章来源:《实验室科学》 网址: http://www.syskxzz.cn/zonghexinwen/2022/0909/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