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美国人体冷冻实验室被公开,花140万排干体液后

来源:实验室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亨德里克斯博士,对此难以认同。“即使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在他们进入冰冻状态之前被绘制出来,也不可能完全复制一个人”,亨德里克斯博士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亨德里克斯博士,对此难以认同。“即使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在他们进入冰冻状态之前被绘制出来,也不可能完全复制一个人”,亨德里克斯博士如此说道。“复活或模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错误希望,它超出了技术的承诺……”,“我对那些从死者家人的希望中谋取利益的人,感到愤怒,并蔑视他们”。

这就是存放遗体的圆筒的样子,对于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来说,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害怕的。

想要存放在这里,死者的家人也是需要付出金钱代价的,据悉冷冻全尸的价格为20万美元(约142万RMB)。而如果只选择冷冻大脑,则只需要8万美元(约57万RMB)。此外还需要缴纳会费,以及其他的一些成本费用。

当地时间10月12日《每日邮报》揭秘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人体冷冻实验室-“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 Extension”(简称:Alcor),将其内部的样子公之于众。

并不是所有遗体都符合冷冻条件,但这些符合条件的遗体就真的能复活吗?

从外观看,实验室很是不起眼,“和普通的仓库没什么两样”,报纸如此描述说道。但这里却存放着199具死者的遗体,他们被家人期待着,有一天可以起死回生。当然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赌注,主要是看科学是否能如实验室所承诺的那样,出现异乎寻常的进步,让那些在医学上被判断为死亡的人复活,将人生之路继续走下去。

还有一位泰国的3岁小女孩,也被父母送到了这里。悲痛欲绝的爸爸妈妈,每一天都在盼望着科学进步,让因脑癌离世的孩子,可以重新回到他们的身边。

比特币的早期开发者哈尔·芬尼(Hal Finney,享年58岁)的遗体,目前就存放在实验室的金属筒里,这位和“渐冻人症”斗争了5年的名人,这回是真的“冻住”了。

据报道称,Alcor 中的人体冷冻流程是,先把遗体迅速冷却,从图中可以看到,尸体被冰块和冷水覆盖着,之后排出体内所有的血液和其他体液,随即泵入类似于防冻剂的物质,防止细胞在冷冻过程中结晶和损坏。这些工作结束之后,遗体就可以存放到液态氮中了。

据悉这些容器并不依靠电力运行,每周一次向内充满液氮。 液态氮可以使尸体保持在零下135摄氏度的低温中,将停止所有的细胞功能却也能保持其活性,直到解冻为止。

这就是实验室的内部,遗体被存放在这些大型的金属气缸里,每个大圆筒可以容纳四具遗体。

尽管Alcor给逝者的家人带去了希望,但该机构的首席执行官麦克斯·摩尔(Max More)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知道唤醒遗体所需的技术会在何时出现”。这就是说,家人们只是抱着一个不确定的承诺在期待着,至于会不会见到“起死回生”的人,谁也不敢确定。


文章来源:《实验室科学》 网址: http://www.syskxzz.cn/zonghexinwen/2022/1018/1216.html



上一篇:30亿元计划背后,如何推动脑科学技术研究走出实
下一篇:科学家试图教会实验室培养脑细胞玩《Pong》

实验室科学投稿 | 实验室科学编辑部| 实验室科学版面费 | 实验室科学论文发表 | 实验室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实验室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